媒介融合时代医疗健康类节目正经历着巨大的形态变革,从节目的形态特征、形式架构以及节目自身的功能属性,都有了全新的突破。尽管医疗健康类节目的播出平台仍然是权威性处于主流地位的电视媒介,却受到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挑战,进而面临媒介融合带来的节目发展新趋势。
▼
必不可少的对话式访谈
对话访谈是电视医疗健康栏目不可或缺的形式架构,以往是由专家和主持人担当此功能,受众参与到对话中来的唯一方式是强行植入性的现场提问以及电话连线,这种问答式的访谈主导角色在于主持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对话双方的互动。
媒介融合时代的医疗健康类节目仍然存在贯穿于整个节目的对话,但这种对话非常明确地体现了主持人、专家、代表观众、典型患者四位一体的互动性。在这个互动场域中,没有一个人在所有环节完全占据主导,而是根据医疗健康内容的需要完成某种对话角色的建构。在上述四位一体的对话空间中,主持人的串联引导功能是每一场对话的框架体系;专家仍然履行了诸多问题的答疑与评述;患者成为替代以往主持人提出问题的功能性角色,使问题体现出充分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栏目已经在舞台调度、布局上充分使访谈的画面形式更加富有新意。
例如《最强大夫》在场外电话挂号问诊的环节设置了反向访谈模式,力求突破:
首先,在内容上,一改传统电话挂号专家类型单一、病人类型单一的专病专看模式,而将各大科室专家纳入到谈话群体语境之中,营造医院模拟看病的模式。在此基础上,不再限制问诊病人的类型,任意疾病均可以进行问诊式对话。在这种对话语境中,对话双方的身份空间是敞开而多元化的。
其次,在形式上,整个舞台布局力图实现综艺节目式的时尚风格,形成着装统一风格的以青年医生为主的团队区,形式鲜明。
《最强大夫》的问诊演播室布局
但上述变化并未带来很好的收视效果。尽管栏目营造出的开放式、多元素的对话语境可能会被植入更多内容,却使单期栏目的主题模糊不清,造成收视定位不明确;而时尚娱乐化的叙事空间建构则与整个电视医疗健康节目的制作诉求存在差异,毕竟娱乐与时尚并不是受众对其观赏的动力所在,且舞台布局上的求新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档栏目的行业水准。值得肯定的是,在探索节目模式创新的道路上,不仅电视综艺节目进行了无数次大胆的尝试,即便是以传播知识信息、生活服务为主的医疗健康节目,也不得不在融合媒体时代进行具有节目自身特色的创新与改变。
▼
新媒体技术支撑下的实验演示
为了更好地传播医疗健康知识,电视医疗健康节目往往会引入实验例证,使传播内容更加直观、详实、可考。以往实验环节的演示体现为简单、枯燥的动态图像模型,几乎没有受众参与度。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医疗健康节目,实验演示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动漫技术的大量运用、多画格、多角度的对比剪辑以及一些简单趣味、能够与现场观众互动的实验被纳入到节目中。在实验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实验展现形式进行多元化、生动化处理,使内容枯燥呆板的实验变得具有趣味性。
《我是大医生》中的现场真人实验演示环节
除传统实验以外,融合媒体时代的医疗健康栏目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开始注重受众的互动性参与,这建立在互动媒介的广泛、频繁使用的基础之上。
▼
增强可看性的真人秀植入
融合媒体时代的电视医疗健康节目,试图通过真人秀来调动现场具有身份属性及角色功能的嘉宾或特殊观众。情节性小品、现场同健康相关的简单运动、互动问答参与、小游戏,均体现出节目制作环节中真人秀所带来的理论科学、实证与趣味的结合。真人秀的出现除了丰富节目的表现形式外,在叙事语境上分担了多元化形式带来的复杂人物设定。
例如在几档电视医疗健康节目中,均植入了医生主持人这一角色,但医生主持人和节目主持人却容易出现功能属性的重合问题,医生主持人和医生嘉宾的功能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混淆,因此需要增加其他相关真人秀环节来区分医生主持人和节目主持人的功能,同时也使得医生主持人在人物功能上倾向于非本期专业话题的科学行为,而将医生嘉宾的功能彻底集中在本期节目的主题上。
《养生堂》及《最强大夫》的医生主持人群体
▼
强化情感交流的实景真人拍摄
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医疗健康栏目的实景真人拍摄增加了新的手段,主要体现在:
首先,过去电视医疗健康栏目的叙事语境是完全假定的,但叙事风格却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让某种受到疾病困扰或存在健康隐患的人进行真实再现,这些参与者虽然是真实的,却是将过去发生的真实进行电视语言化叙事,本质上属于假定性叙事情境。而融合媒体时代的原生态事实拍摄不再过于强调曾经发生的真实事件,而是让事件的亲历者进行现状描述,这种描述有可能是疾病或隐患发展到视听叙事之时的结果性行为,也可能是一种仅存在于话语描述式的回顾。在这样的电视化叙事语境中,叙事内容与叙事情境都体现出了更本真的状态。
其次,过去所采用的原生态事实拍摄手法较为单一,通常是上述内容所提及到的情境再现与搬演,如今媒介的发达与多元化同时催生了真实事件呈现手法的多元化:真实拍摄的参与者有可能并不是真实事件的亲历者,而是通过互联网互动采访,将旁观者对某一疾病或健康隐患的认识、看法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时分享,成为客观真实的另一种再现手法;在电视医疗健康栏目《最强大夫》中,叙事语境则更为直接地告知受众其“真实存在的假定性”,也就是直接以小品为在场嘉宾或特别观众完成事件的回顾性模拟,这种模拟与《我是大医生》中的开篇小品有所不同,前者是真实存在病例的再现,后者则体现为对某一要传播的医疗健康知识的虚拟故事的情景化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