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说:“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尚未流行。”互联网时代让更多不可能变为了现实,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都已经初见端倪。人们真正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年轻化、个性化等开始成为主流。
从1886年1月29日被公认的世界汽车诞生日起,已经发展了100多年的汽车行业,在互联网、AI、大数据等背景的加持下,也在不断创新。
汽车早已不再像十几年前那样,只是具备单一的交通工具属性。如今,消费者需要更智能、更好玩的车,消费者与消费需求的变化让各大汽车厂商也逐渐开始把车载系统纳入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范畴。
7月6日,国内领先的互联网汽车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斑马网络),以“智行星球”为主题在上海举行2018斑马智行探索大会。
众多车企高管、行业专家以及城市运营机构等代表受邀参加,从年轻人对智慧出行的鲜活想象,互联网汽车对人车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和城市智慧链接的无限可能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共同探索智能网联行业及出行生态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
同时,斑马网络还正式了发布黑科技AR-Driving,并联合众多汽车服务商共同成立互联网汽车在线服务联盟(OSA)。
阿里不造车
近两年,“互联网造车”在新兴造车势力中成为备受瞩目的一个分支,因互联网公司快速迭代、高度创新以及对用户深度绑定与互动的特点,一些互联网企业喊出“颠覆”汽车产业的口号,给已经有百年历史的传统造车产业形成不小的压力。
然而,作为中国互联网科技巨头之一的阿里巴巴,明确表示不会造车。AliOS总裁、斑马网络董事长胡晓明说:“阿里对汽车厂商充满敬畏之心,我们希望可以一起打造一个服务于全世界的智能网联汽车系统。我们选择做加法,而不是成为一个颠覆者,所以阿里不造车。”
AliOS总裁、斑马网络董事长胡晓明
搭载AliOS系统的斑马智行是一款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互联网汽车行业解决方案,它可赋能于全球所有的汽车厂商。
2016年,斑马网络创新的通过“去App化”,以“服务找人”的产品理念深度探索出行的全新方式。而到了2018年,黑科技AR-Driving重新定义了驾驶,该技术是由斑马网络百人研发团队,倾注了2年半的心血之作,独创的虚实融合算法突破了汽车硬件的壁垒,让增强现实技术(AR)首次应用于量产车。
而量产的背后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闭门造车”的时代早已经过去,造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合作才能完成。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与上汽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成立互联网汽车基金,由此孵化了斑马网络公司。并于2016年7月6日,阿里与上汽合作发布了搭载斑马智行1.0系统的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上汽荣威RX5。
2017年12月,斑马网络与钛马车联网、车音网、联通智网、联友科技、车联天下、九五智驾等6家车联网服务提供商(TSP)结盟,实现了“本土定制化服务运营+中国自主汽车OS”的盟军体系。
2018年3月,全球领先的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供应商博世与斑马网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将在汽车多媒体软硬件及智慧出行解决方案相关领域展开合作,这次合作既是两家企业的一次“共同升级”,又是汽车产业走向开放、合作的充分体现。
斑马网络CEO郝飞说:“斑马网络是一家面向汽车全行业提供互联网汽车整体解决方案的平台型和创新型公司,不会和原有的任何产业角色形成竞争关系。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辆车都装上AliOS的斑马智行,实现汽车实时在线,让中国消费者的出行体验领先全球。”
人、车、城市之间的关系
车的存在不能逃离人与城市地域,人、车、城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次斑马智行探索大会围绕“年轻人的未来出行趋势”、“汽车评价体系、人车关系与用户体验”、“车与城市的关系”等报告展开,并进行了三场相应的圆桌对话。
1、年轻人与车
年轻人对未来汽车的期待是什么?在首场以《中国青年趋势与出行启示》为主题的演讲中,青年志创始人张安定认为从80后到90后再到95/00后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化演进过程,重点阐述了在“大平原时代”背景下个体化的三大命题:安全感的获得、自主决策的实践,以及与社会的链接。
青年志创始人张安定
在个性化的消费观念下,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是同质化严重,在以年轻人为主的新型出行方式的驱使下,汽车行业需要重新审视汽车为车主带来的价值以及人与车的亲密关系。
在精准营销的差异化问题上,神龙公司商务副总经理李昕阳提到汽车品牌的广告上看出,年轻化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发展上,一是要传承,把优质的保存下来,二是与时俱进,体现设计师的美感和工程师的质感与动感,来适应时代带来的变化。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监蔡宁在青年消费趋势上提到,现在的消费群体是年轻人,未来关心的是如何增加产品的黏性,让年轻人持续的喜欢这款产品。而AI不只是人工智能,同时是爱,每个人对于生活的向往。
2、AI时代下的汽车行业
AI时代下汽车的角色是否会发生变化?从工业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再到AI时代,来自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设计创意学院双聘教授马钧,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龚在研,现场阐述了《从理智到情感,AI时代下的人车关系趋势》,并发布了汽车行业首个《人车关系动态四维评价体系》。
基于汽车行业的“新四化”的人车智能系统越来越被年轻消费者重视,而人车智能系统在研究、开发、评测等方面均没有完善的标准。人车关系的亲密感如何从汽车的物理属性向智能化属性迈进?马钧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时代,评判一辆车和评价一个人很相似。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设计创意学院双聘教授马钧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研究所(以下简称同济AMMI)从2004年起就致力于车载智能系统和人车关系的研究及评价,通过多轮迭代形成了人车关系动态四维评价体系。该体系覆盖定量测试、定性研究、情感分析、后台数据验证四大维度,搭建起了基于人车关系的理性(人机交互、地图导航、生态服务)和感性(颜值、智商、情商)维度。
宝能汽车副总裁邬学斌在汽车与互联网方面提到,AI是一项很好的技术,它必须要跟所有的行业结合才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在汽车行业,如果不和AI技术结合,将必死无疑,汽车厂并容易被新技术所颠覆。汽车行业一直在拥抱新技术,面对AI等新技术不要着急,要沉下心去结合。
3、汽车与城市出行
而在城市智慧出行上,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技术中心博士彭崇梅分享了与斑马网络共同打造的“智慧交通”案例,通过互联网汽车驾驶者对道路路况的实时上报,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得以精准、及时地匹配道路养护需求。互联网汽车也由此从传统交通工具变成了道路信息采集器,车主也从一名普通道路使用者成为城市运营的信息贡献者。
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技术中心博士彭崇梅
在智慧出行方面的布局上,福特汽车亚太区移动出行平台及产品总监侯新海说:“在中国的布局和全球布局,基本上有点类似,大部分四大板块:电气化、自动驾驶、共享出行、车联网。”
在支付宝对汽车出行业的布局上,蚂蚁金服用车服务事业部总经理程龙提到三点,一是无感支付,二是打造智慧加油站,三是与更多合作伙伴打造汽车出行生态体系。
分享:
转载请注明:好现场 » 不造车的斑马如何布局未来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