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大屏互动软件全新升级为 6.0 啦,启用了新的网址,还是永久免费,但有更多惊喜。点击立即体验

蚂蚁金服已成货基聚宝盆离基金全能聚宝盆还有多远

新闻 乐宝 201浏览 0评论

伴随 A 股的大幅下挫,上半年基金行业终于交出了各自的答卷。

而作为 A 股下跌的受益者,作为避险、准现金资产的货币基金,无疑是笔者最关注的品类。

毕竟,从上半年初的蚂蚁金服开放余额宝平台,到货币基金新规,这个资产品类经历了太多的变化。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得不承认,在货币基金这个领域,蚂蚁金服支付宝的余额宝堪称是 「货基点金手」,多家基金公司的货基受益于蚂蚁金服的余额宝开放,规模大增。

当然,对一个关注基金行业资深投资者来说,货基领域的点金是远远不够的。能否在股基和混合基金领域复制这个过程,互联网平台能否给基金公司带来成长和改变,才是至关重要。

”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4a64ef624e2813b34b1d2368c920310_r.jpg” data-actualsrc=”https://www.hixianchang.com/wp-content/uploads/2018/20180720/T175192.jpg”>

在整个基金产业,货基的地位虽然不容小觑,但是终究是不如股基、混合基金这样的进取型基金的。

毕竟,此类基金 1.5% 的管理费远胜于货币基金的 0.33%,股票类和混合型基金的管理费是基金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更重要的是货币基金相对较低的收益水平只能满足基民现金管理的需求,真正要通过基金实现财富的增值,让生活更幸福一些,还是要依靠股票型或者混合型基金 。

那么,在此类基金领域,蚂蚁金服能不能给基金行业带来新活力,再次成为 「聚宝盆」 呢?

这个问题,显然是绝大多数基金公司所期待的。

余额宝平台上的货币基金规模庞大,用户数量也超过了 4 亿,这个体量即使只有一小部分转化成股基或者混合基金,数量也是极为可观。

在这个问题上,蚂蚁金服的 「财富号」,倒的确是被不少业内人士寄予厚望。

2017 年 3 月,蚂蚁金服宣布面向基金行业开放自运营平台 「财富号」,2017 年 6 月,蚂蚁财富号正式上线。经过了一年的运作,这个允许基金行业直接触达用户的平台,的确是让许多基金公司的业务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此前,在 2018 年 6 月 19 日,2018 蚂蚁财富伙伴大会现场,入驻财富号的 27 家基金公司晒出运营一周年漂亮成绩单: 平均 UV(每日独立访客量)增长 10 倍,用户复购金额增长了 3 倍,财富号用户的持有时长增加了 89%,定投坚持周期增加了 61%,过去一年能够赚钱的用户比例增加了 20 个百分点。同时,据统计,入驻财富号机构与同期未入驻机构相比,非货基交易金额增幅前者是后者的 21 倍,非货基保有量增幅前者是后者的 11 倍。

这样的增长速度,显然是任何一家基金公司所喜闻乐见的。但其实在我看来,财富号有希望成为股基和混合基金的聚宝盆,还不仅仅是因为上述的数字,而是因为 「时间的玫瑰」 站在了财富号这一边。

曾经和某家基金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交流过蚂蚁财富号用户群与业内另一家基金代销巨无霸平台的差别,这位负责人给出了一个约莫的数据: 蚂蚁财富号上的基金用户数倍于另一家平台,但是另一家平台的人均持有量又是蚂蚁财富高平台的数倍 。

在这两个 「数倍」 的前提下,蚂蚁财富号一个 被基金公司看好的潜在利好则是:用户群的年轻。同一只基金, 蚂蚁平台上的基民年龄中位数要比另一家平台低 5-6 岁。

在互联网产业,年轻似乎是压倒性的优势。搞懂 90 后乃至 00 后的世界成为许多互联网应用致胜的法宝。

但是 在财富管理行业,年轻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年轻,因为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收入有限,积蓄更有限,这意味着蚂蚁财富的用户,相对其他以资深股民、大妈为重点用户的基金平台,在人均投资规模上,会有先天的劣势。

但是,年轻人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在用户数量上的确是有压倒性的优势,而这也是蚂蚁财富平台最可贵的财富——毕竟用户会逐步成熟,收入和继续也会逐步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投资基金的金额也会水涨船高。5 年之后,等蚂蚁财富的用户更成熟更有钱一些,或许才是蚂蚁财富积累的海量用户真正可以体现出对于基金行业巨大影响的时候 。

而众多基金公司入住蚂蚁财富号,其实看重的也就是这个未来。

伟人曾经说过: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这句话,其实同样也适合基金行业。

如果说,蚂蚁财富体系下,海量的年轻人让许多基金公司看到了未来,那么不得不说是 「蚂蚁财富号」 平台的 AI 能力,让基金公司有了驾驭这个未来的自信。

「陪伴」,是蚂蚁财富号推出后打造的一个重要概念,即:

我们做了很多 「陪伴」 的内容,就是说我们要陪伴用户成长,我们不是高高在上的去教用户你们该怎么样,而是去教用户怎么样去思考,去判断。

作为一个见证了中国基金行业十多年发展的资深基民,我并不会说这是蚂蚁金服首创的概念。

在整个金融行业,基金业一直是最新潮、最与时代接轨的细分领域。是的,其实早在还没有抖音,没有微博微信,没有支付宝,甚至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基金公司就一直致力于这个目标。或许许多互联网人不相信,早在十多年前,就有许多基金公司以类似看红楼学基金,以四格漫画等形式来普及基金理念了,这些材料即使放到如今来看,也并不过时。

事实上,困扰基金行业十几年的,从来不是 「陪伴」 的理念,而是 「陪伴」 的能力。

陪伴首先要接触,但基金公司多年以来一直难于直面客户。 除了极少数千万乃至上亿规模的机构投资者,基金公司可以有大客户部门专门 「陪伴」 对接之外,对于普通投资者,其实基金行业长期是缺乏直接 「陪伴」 能力的——是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基金公司知道自己有用户,但是无法知道用户在哪里。

在纸媒辉煌时代,基金公司会选择在纸媒投放大量投资者教育的内容来 「陪伴」 用户,从品牌建设角度,出了许多精品。但是从精准传播角度, 基金公司根本无从得知有多少人看了自家的内容,其中又有多少人是自家的基民 。

至于销售渠道,「陪伴」 同样困难。

代销渠道,是基金公司最主要的销售来源。从分类来看,主要包括以银行为主的传统代销线下渠道,和以天天基金网为代表的传统网上代销渠道。

类似银行这样的代销渠道,对基金而言是最无力的。基金公司大多数只能在总行或者省分行级别对于银行销售人员进行培训,然后再层层传达最终影响到用户,这个过程不仅缓慢而且容易走形。

基金管理是人力集约型的行业,不可能像保险公司那样委派大量营销人员驻点推销自家产品,所以在银行等线下渠道,是无法直接接触到用户的。

至于传统的网上第三方代销平台,以往更多是按照基金超市来定位的。就像现实中的超市商品生产厂商无法与顾客直接沟通一样,基金超市小,一只只的基金被分门别类和其他同类基金放在一个货架下供基民选择,在这样的体系下,基金公司本身同样难以触达基民。

是的,就是因为用户 看得见摸不着 ,所以基金公司才被迫花费大精力去建设自有渠道。

一方面,是通过自家分析师开微博、开立官方微信等方式来传播自家的理念,但是新媒体传播涨粉不易,某家基金公司的运营人员就曾和笔者叹苦水,表示辛辛苦苦做的官方微信内容,阅读惨淡。

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也纷纷发展直销业务,推出各自的直销网站、直销 APP 等,但由于中国的基金发行特色,很少有一家基金公司可以满足基民所有的需求,因此基民更多还是热爱一站式基金超市的代销模式。正因此,各大基金公司长期以来直销体量与代销业务相比,九牛一毛。

毫不夸张的说, 是 「蚂蚁财富号」 第一次让基金公司在代销第三方渠道有了可以全程陪伴自己用户的机会和能力——而且是从体量而言真正有意义的陪伴能力。

这种陪伴能力,至少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 知道自己的用户在哪 。通过财富号这样的平台,基金公司有了许多渠道与持有人直接连接。最直观的入口,莫过于基金在查询自己持有的基金时,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基金公司推送的相关内容。这样的链接精准度和效率,显然是以往不可想象的。

当然,这种直接联系还不仅限于此。基金业巨头的华夏基金在谈及财富号的时候,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我们现在比如说有支产品要在蚂蚁上想做好发行,我们可以先在社区里跟客户做讨论,让基金经理和客户做讨论,让客户有什么问题然后可以做直接的交流。然后在基金成立或者运作当中如果有一些市场的变化,我们也可以及时的请基金经理跟客户做交流,给客户推送,给这个基金的客户推送一些消息什么的

第二层, 知道用户处于怎样的状态 。

如果说,与基民直接联系,对于基金公司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还有可能实现。那么真正体现蚂蚁财富 AI 加持后技术含量的,当属 用户画像带来的全新营销理念 。

基民与基民是不同的,有的成熟,有的是新手;有的乐于长期持有,有的会比较情绪化。

当你能够通过 AI 技术识别哪些用户可能弃你而去并做针对性挽留的时候,这样千人千面的方式,显然比起针对所有用户做一摸一样的服务要来的精准多了。

这个问题上,民生加银基金在接受媒体访谈时,也格外强调了这一点:

你们家的流失用户有多少,流失预警用户有多少,什么 A 级 B 级 C 级用户是什么样的,然后高净值用户有多少,然后自学型用户有多少,我们现在就是,按照这个比例,去服务我们的用户,希望他们从流失预警用户,拉回来,变成我们的 A 级用户,再变成我们的 B 级用户,最后我变成我们的高净值黏性用户。

第三层, 快速的差异化 「陪伴」 用户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往往与股市行情休戚相关。这意味着,遇上类似大跌大涨的交易日,基民往往在 3 点 A 股收盘后,就希望获得相关的解读。虽然这样的解读有时被业内戏称为「按摩乳」,但是对于安抚基民的情绪,的确大有帮助。

但做到快速 「陪伴」 不是容易的事情。在纸媒时代,基金公司收盘后制作内容再经过报纸出版,到了基民手里,已经是第二天了,虽然精致,但是速度不行。微博时代,虽然有不少基金公司的分析师会通过微博快速给出点评,很是吸粉了一圈,但是受限于微博,往往是短平快的那些。

又快又好的陪伴是否做的到 ?蚂蚁财富号利用 AI 技术,内置了一款 「智能节流器」 的产品, 用 AI 帮基金公司做智能合图,千人千面的文案和可视化展现均可由模块快速组成。据悉,财富号上那些通俗易懂有图表的服务页,用户交易转化率平均可以增加 40%。

当然,蚂蚁财富号的 AI 技术,可不仅限于此。名叫 「如意」 的 AI 智能引擎能在不透露任何个人信息的情况下,帮助基金经理分析出不同城市、年龄、风险偏好和资产实力的用户提供适合的理财服务和教育。服务的效果好不好,是否需要更换页面风格?这些事不需要托人找蚂蚁财富打听,智能运营参谋 「司南」 可以提供一站式的运营结果分析。

这些 AI 技术,显然都是以往基金公司在营销中难以想像的,但有了 AI,有了财富号之后,一切唾手可得。

在拥有了这样强大的武器之后,基金公司在服务蚂蚁财富数以亿计的用户群体上,才有了足够的 「底气」,才可以改变基金行业困扰了十几年「 想陪伴却没能力精准陪伴 」 的难题。

当然,AI 的助力,不仅仅是能力,更是思维方式。传统的基金市场推广,更多是 「文科思维」。因为无论是传统的报纸广告、专栏,还是新媒体时代的微信等宣传,由于平台无法闭环,所以无法去观测相关的推广对于产品行销真正的效果。

蚂蚁财富号的出现,让所有基金公司都有了快速观察数据,从打开数据到转化数据到持有数据的可能,毫不夸张的说蚂蚁财富号强大的统计功能,让基金的市场运营,更具有了科学的味道。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让基金公司开始有了用户视角:什么内容是用户能看懂的,什么方式是用户喜欢的,不是闭门造车拍脑袋决定,而是需要不断的在互联网平台上学习和互动。实际上,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才是像蚂蚁财富号给基金公司最大的帮助。

蚂蚁财富号的出现,让基金公司有了与基民全新互动的可能,也间接提升了基金公司的营销能力,从这点来说,长此以往,或许会成为新一代的 「股基聚宝盆」,帮助基金公司相关基金规模的成长。

当然,财富号这种全新互动模式的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基金公司本身。

是的,良性的基金公司与基民互动模式,千千万万的普通基民,也是受益者。

下面这张图表,是让许多基金从业者开心又难过的图表。根据银河证券的统计,在中国买基金并持有十年,赚钱很轻松。基金行业无愧于基民的信赖。但是遗憾的是,中国的基民真正赚到这个回报的很少,大多数往往是在错误的高抛低吸中出现了损耗,甚至亏损。

如何化解基金赚钱基民却不赚钱的难题 ?财富号带来的 「陪伴」,或许就是解决方法之一。

华夏基金在谈及 「陪伴」 的价值时说过:

在基金成立或者运作当中如果有一些市场的变化,我们也可以及时的请基金经理跟客户做交流,给客户推送,给这个基金的客户推送一些消息什么的。虽然他可能短期市场不好,有一些下跌,可能赔了一点钱,但他觉得你是来帮助他的,你是关心他的,你解答了他想问的问题,他也会非常好的鼓励你或者说精神上支持你。

事实上在华夏基金财富号运作中,就屡屡遇到过基民因为基金公司陪伴到位,而在大跌中不再害怕,不再赎回。这对于提升基金的长期回报,是大有好处的。

根据蚂蚁财富的统计, 财富号用户的持有时长增加了 89%,定投坚持周期增加了 61%,过去一年能够赚钱的用户比例增加了 20 个百分点 。

这个数据的背后,不仅仅是基金公司受益,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因此多赚钱,享受到普惠金融照耀的基民。从这点上说,蚂蚁财富的 「聚宝盆」,点的可决不仅仅是基金公司,也是基民的财富。

分享:

转载请注明:好现场 » 蚂蚁金服已成货基聚宝盆离基金全能聚宝盆还有多远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