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大屏互动软件全新升级为 6.0 啦,启用了新的网址,还是永久免费,但有更多惊喜。点击立即体验

深夜鬼片算什么敢自己玩这个游戏的人才算有胆

新闻 乐宝 206浏览 0评论
”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d2d32109db49f1dcc5ceaa0795b2552_r.jpg” data-actualsrc=”https://www.hixianchang.com/wp-content/uploads/2018/20180719/T162009.jpg”>

从小,我就自诩是一个胆子很大的男生。

那时候的小朋友们之间比胆子大,就看谁敢自己一个人晚上看鬼片。于是,大陆民间口口相传的口碑鬼片《鬼影》、《午夜凶铃》、《咒怨》等等,开始被我们当成对胆量的终极考验。

一个个周末的夜晚,我在自己房间里不断挑战鬼片,明明被吓到有心理阴影睡不着觉,周一还要逞强向同学们炫耀说“全程无感”的样子,现在想起来真的很好笑。

随着鬼片看得越来越多,我慢慢掌握了一些导演常用的惊吓套路,对血浆和内脏有了免疫力,看着恶心的东西吃饭也是不在话下。

神功大成之后,我觉得这世界上已经没什么东西能吓到我了。

直到某个昏黄的午后,我独自坐在电脑前,打开了一个名叫《生化危机2》的电子游戏。

跟看电影不同,我在游戏中是自己操纵着名叫“里昂”的主角,探索一个被丧尸感染的城市——“浣熊市”。

所有的探索和战斗都是由我亲手完成,所有的紧张和惊吓也都由我亲手制造。

在这里,“恐怖”的形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再也没有循序渐进的镜头和音乐提示我惊吓即将来临,而受到惊吓后我还不能闭眼了之,必须手忙脚乱地做出反应——我不再是观众,我变成了主角。

那个下午,那些毫无征兆地从窗户外面伸进来的血手、那些飞檐走壁让我无处可逃的舔食者,成了我童年挥之不去的梦魇。

从那以后,我知道在通往“有胆”的巅峰之路上,还有一座更高的大山。

恐怖游戏。

于是我再一次开始了征程。

《生化危机》、《恐龙危机》、《寂静岭》、《死亡空间》、《逃生》、《恶灵附身》,一部又一部恐怖游戏倒在了我的脚下。

我的手柄和键鼠用得越来越溜,遇到突发状况也越来越冷静和沉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突然用手电照到什么奇怪的东西,我也能忍住不跳起来大叫。

我在这座山上越爬越高,似乎看得到山尖了。

但是,自从去年买了PSVR之后,我才发现我看到的那个山尖,属于远方另一座更高、更远的山。

那座山叫虚拟现实,也就是VR。

光是这座山的第一段山坡,我就爬了一年。这段坡叫《生化危机7》。

其实作为最著名的恐怖游戏IP,生化危机系列无论游戏还是电影我都一部不落地玩过看过。但在《生化危机7》之前,我对这个系列一直都抱持着悲观的态度。

原因无他,是因为这个系列无论游戏和电影,都开始向着“动作大片”的方向头也不回地疾驰而去,“鬼片”的味道却所剩寥寥。

花式射杀僵尸的感觉虽然爽,但对于“生化危机”这块曾经代表了恐惧为何物的招牌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伤害。

还好《生化危机7》把这辆狂奔的马车一把拉了回来,拉上了一条通往全新恐怖世界的大路,旁边立着一块叫VR的路标。

对恐怖游戏和VR设备感兴趣的玩家,请千万尝试一下这个游戏的VR模式。它是TGA2017年度最佳VR游戏,是目前VR设备上不多的3A级作品之一。目前仅有PS4+PSVR平台支持VR模式。

如果你有PS4 pro,那么购买推荐度+1。(pro的机能大大改善了原版VR中画质降低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硬核恐怖的爱好者,没事就喜欢看鬼片、玩恐怖游戏,那么购买推荐度+10。《生化危机7》VR版会告诉你,之前的恐怖游戏都是过家家。

下面让我来讲一下为什么:

因为实在是太他妈吓人了。不管你看过多少鬼片、玩过多少恐怖游戏,通通没用,还是吓尿。

相比前几代的室外场景,7代几乎全部采用了类似初代生化危机“斯宾塞大宅”的室内封闭关卡——一个衰败破烂、阴暗压抑的“鬼屋”贝克宅邸,无数不死怪物出没其中。

当玩家探索这个鬼屋的时候,主视觉也不再是动作游戏的第三人称,而变成了视距极窄的第一人称。所以,游戏中你能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非常少。

人类的恐惧大概分两种,一种是克苏鲁式的“未知”,一种就是“未见”。

《生化危机7》就是通过“狭窄空间+第一人称”这种机制,在持续不断地强调后者。而后者所带来的恐惧感,在VR中会被无限放大。

所谓“虚拟现实”,就是借助VR设备来模拟人类的真实视觉。而当你一旦浸入这种情境中,你就会发现人类的真实视觉有多么狭隘和脆弱。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如果你看不见一样东西,那么你就打不到它。

破烂的地板吱吱嘎嘎地响,似乎有家具翻倒的声音,墙上有婆娑的影子,你心里有不详的预感。逼仄的空间里,你知道有东西在迫近,但你就是看不见,看不见就无法瞄准射击。

你笨拙地不断扭头,可漆黑的环境里,不足100度的视角和一个小手电根本没有办法覆盖每一个角落。

于是在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可怕的怪物摇摇晃晃地向你扑来,冷不防地攫住你。

下一个瞬间,它狰狞的面目仿佛就在你的眼前。

无从躲闪的无助涌上心头,慌乱中你放空了好几枪,抱头鼠窜中你又失去了怪物的踪影。

你退到墙边四处张望,好不容易又再一次发现了它,终于全神贯注地举枪瞄准,可就在这时,你的耳边又传来了另一个粗重的喘息声……

沉浸式的VR拿掉了屏幕边框、拿掉了距离感、拿掉了一切挡在你和恐惧之间的遮羞布。

头盔隔绝了外界感官,让你完全进入阴森的贝克鬼屋。游戏里的每一秒钟,都充满了步步惊心的紧张感和无路可逃的绝望感。

你能做的,就是拼了命地寻找那并不存在的安全感。

真的尝试一下你就会发现,VR版《生化危机7》的恐怖体验跟那些隔着屏幕的电影和游戏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甚至很多玩家诟病的VR装备佩戴舒适度和晕眩感,这个游戏也能一定程度上克服。

为什么?真正忙着逃命的时候,你还会管头上戴着什么,走路晕不晕吗?

极端的恐惧,会让你忘掉头上那个一斤多的重物。大量的固定镜头和摇杆控制(晕的话就少转头,多用摇杆移动视角),加上缓慢的游戏节奏(因为这游戏你绝对不敢飞奔,也没法XJB乱射),这些都可以缓解一部分晕眩感,注意只是一部分。

如果你玩传统游戏或看3D电影都会晕,那就还是先玩普通版吧……

普通版的生化7也足以称得上当代最恐怖的游戏之一,另外也支持全平台,只不过NS上是刚出的云版本,对网速有一定要求。

除去这些技术上的短板之外,《生化危机7》是我玩过的众多VR游戏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了,它很好地体现出了VR游戏的最大特色:沉浸。

新鲜有趣的互动方式和恐怖题材,也让它成了展示VR游戏技术的最佳媒介——叫上几个朋友大家轮番体验,既能壮胆,又避免了单人长时间游玩导致的生理不适,而且“娱乐”效果爆棚:

这是一个让胆小的女孩子戴上头盔之后就会开始大哭的游戏。

这是一个把一米八的东北壮汉吓得像小女孩一样尖叫的游戏。

这是一个独自游玩的时候会怕到浑身大汗、呼吸困难的游戏。

深夜鬼片算什么?敢自己玩这个游戏的人才算有胆。

记住,如果有任何人跟你说他一人通关《生化危机7》VR版还“全程无感”的话,

那他一定是装的。

分享:

转载请注明:好现场 » 深夜鬼片算什么敢自己玩这个游戏的人才算有胆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