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大屏互动软件全新升级为 6.0 啦,启用了新的网址,还是永久免费,但有更多惊喜。点击立即体验

一场成功现场抽奖活动的复盘

新闻 乐宝 238浏览 0评论

一次抽奖活动的复盘

活动经过

该抽奖活动是XX旅游局在我们平台进行的一次品牌广告投放,目的是为了增加品牌曝光。当初运营和客户确定的活动方案是这样的:用户点进H5页面答题,答完题后可以获得一次抽奖机会。用户在点下抽奖按钮后,会立即得知是否中奖。后台设置了一定值的中奖概率,每次抽奖都直接概率计算是否中奖。

方案乍看没什么问题,但上线两周后,问题出现了:一开始设置的中奖率过高(活动日PV约八九百,但出奖概率大约是千分之一),而客户提供的奖品总量有限(且数量很少)。因此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所有奖品在两周之内被抽完,而品牌商要求的活动投放时间却是两个月。

这就意味着,在剩下近一个半月时间内,这个没有奖品的抽奖活动将继续在线上投放,花掉品牌商几十万元的流量费用。

后续复盘

答题抽奖本质上是一场互动营销。因此关键指标在于品牌曝光度。但拿着广告销售的一套去和品牌商沟通显然是有风险的。客户会质疑:当初设定的是两个月的一次抽奖活动,而你却在两周后就告诉我没奖可抽了?除此之外,一旦中奖用户在社交网络公布自己的中奖信息,其他用户便能推测出剩余奖品数量,继而发现“活动奖品已经被发放完了”的问题。这种情况虽然出现几率小,但一旦发生,会直接影响到页面点击率,以及最后的广告营收。

在事后团队复盘过程中发现,当初拍脑袋定的抽奖机制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坑。因此,我乘这次机会,将抽奖活动设计时思考的几个维度进行了一次梳理,罗列如下。

两种开奖方式:立即中奖vs一段时间后公布中奖名单

1、抽奖后立即得知是否中奖

参与活动后,点击抽奖会立即得知自己有没有中奖。这种模式的常见形态有:大转盘、砸金蛋、红包抽奖、买单后送抽奖机会等。

它的优点在于及时反馈,用户体验良好,参与感强。但即时计算的做法对是否中奖的实时控制要求较高。稍不留意,便会发生类似此次活动“奖品几天之内就被抽完了”的困扰。

对于这种开奖方式而言,后台抽奖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

  • 一种是直接设置中奖概率P%,人人均等。但这就容易发生上文中提到的“短时间内奖品被抽完”的问题。
  • 另一种方式是:建立一个动态奖励池,不定时往其中投放奖品,中奖的概率取决于目前池子里“中奖”签和空签分别有多少。

通常大转盘、砸金蛋的活动用直接设置概率较多,而红包、优惠券的抽奖采用奖励池较多。动态奖励池的好处是,可以自由控制奖励放出的节奏。

以此次旅游局答题抽奖活动为例,如果采用动态奖励池,则可以根据业务方要求,分别在第一周、第二周、最末尾向奖励池中投放“三等奖”签、“二等奖”签、“一等奖”签,就能自由控制奖品放出的速度了。

当然,采用这种动态概率模式对于用户而言很不公平,如果我在奖励池没有奖品的时候抽奖,不是就注定无法中奖了吗?对此,采取的策略是:不让用户知道就行了。

2、一段时间后公布中奖名单

点击抽奖后,工作人员会在一段时间后放出中奖名单,用户才知道自己是否中奖。这种模式的常见形态有:霸王餐、申请试用、微博转发抽奖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后台操控比较简单(只需随机生成获奖名单就行了),能自由把控流程和奖品抽中概率,因此能够很好地控制风险。但其缺点在于:因为没有即时反馈,不易调动起用户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同时,由于抽奖过程不透明,在用户屡抽不中时,容易产生一种“是不是有黑幕”、“不会都被工作人员拿走了吧”的怀疑。

对此,提高用户体验的做法可以有两点:一是公开生成中奖名单,二是给用户参与过的凭证。

(1)公开生成中奖名单

彩票、春晚抽幸运观众都是采用这一套。现场摇号的过程是完全透明的,用户没抽中也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对于线上活动而言,无法像直播那样实时开奖,则可以直接放出中奖用户名单,来证明“哪有什么黑幕,你看还是有人中奖的”。

(2)给用户参与过的凭证

抽奖后一段时间公布中奖名单本身是一种反用户体验的做法,因为无法立即得到反馈,用户会怀疑“我点了抽奖/申请”有用吗?这时最好做一个代偿性的反馈,也就是给他一个参与凭证。

比如彩票,这张票据就是我曾经抽过奖的证据。霸王餐、免费使用等活动则会在点击申请后,发一个消息告诉你“您已参加XXX试用,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X天内告知您结果”。

转载请注明:好现场 » 一场成功现场抽奖活动的复盘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