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运营,工作中难免有那么一两次:你遇到了一个像坨翔的产品,但是公司又给你定了各种运营指标。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以下为你提供一些方法和技能:
1、当你拿到一个目标或运营指标的时候,应遵照如下步骤:
1)你要界定以下,这个指标是由哪些分支指标和哪些要素构成的。
2)这些被提炼出来的分支指标或要素现在是否还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
3)具体来思考,如果要提升某个分支指标,我们需要将其拆分和落实为哪些具体的运营手段?如:优化几个文案、做几个活动送点礼品、再多发几篇微信图文或微博。
2、运营必须具备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意识
岂止是运营,这也是每个产品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意识;运营的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都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获取;发几篇内容,做几个活动,拉几个用户,这还远远不够,你要通过数据分析来追踪效果。
3、所谓数据分析
无非就是界定清楚了你要评估的度量有哪些,然后需要知道你可能有哪些维度去看待这些度量,偶尔可能还需要在不同维度和度量间交叉一下分析和比对,最后产出结论,把结果用图表等方式呈现出来。
4、撬动用户互动参与意愿的8个指导原则:
1)物质激励
这个是最被常用的手段,滴滴、快的的烧钱大战,摩拜单车和OfO单车的免费骑+抽奖,这是撬动用户参与的最直接的手段。
2)概率性事件
人人都有侥幸心理,都会觉得自己会是最幸运的哪一个。公司的年会,有现金抽奖和手机、手环环节,整个年会有5000人参加,可想获奖的概率有多大。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一个侥幸心理,都认为自己获奖的概率很大,会是幸运的一个。产品举例:每天的老虎机抽奖
3)营造稀缺性:假如一个东西对于用户的吸引力有限,潜在的一个思路是:你可以试着给它添加一些边界,通过让它变得更加稀缺来带给用户更强的行动机制
4)激发竞争意识:
A、佛洛依德有过一句精辟之论:一个人有三个硬性要求——求生本能、性冲动和渴望伟大。
B、举例:微信运动排行榜、微信读书排行榜
5)赋予用户某种炫耀、猎奇的可能性:想要让用户基于自己的社交媒体形成传播,“炫耀+猎奇”,永远是不变真理。
6)营造强烈情绪&认同感:激发用户参与动机的另一个思路,就是可以依靠细节的刻画和理念的传递等,赢得用户的认可,或是激发他们的某种强烈情绪。
7)赋予尊崇感&被重视感
8)通过对比营造超值感:这一方法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一系列对比,突出某个产品或某项服务的超值感,进而给予你一个进行决策的理由;举例:同一产品,不同套餐的对比
A、所以,好东西往往都是通过比较而产生的。有一些商品放到线上,目的可能不是售卖,而是为了突出另一些商品的超值,进而帮助用户更快速有效地做出决策。
5、运营背后的客观规律:从“层次感”到“非线性”
1)规律一:带着短视的线性思维投入运营工作中,往往很难做好运营。(什么是线性思维:只考虑单一结果导向的思维)
2)规律二:一款产品在其早期过于关注用户增长,甚至出现“爆红”等现象,往往反而会加速死亡;案例:足记,FaceU
3)规律三:早期产品的运营,一定要围绕着“口碑”来进行:运营对于用户的感染力、服务态度、你的产品理念、你的产品迅速改进优化的速度和能力,你在其他方面给这群用户创造的价值(例如总是送给用户一些意外惊喜)等。
6、不同阶段的产品,其运营上的表象和关注点,会有哪些不同:
1)探索期产品:探索期产品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大量用户,而是为将来有一天自己能够服务好大量用户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包括:产品功能上的、产品使用体验上 的、产品风格和氛围上的、服务能力上的。例如:知乎和微博的邀请码机制。
对于一款探索期的产品而言,常见的运营特点
A、挑用户:把劣质用户拒之门外;
B、尽可能通过邀请、BD等各种手段找到一部分“活跃”、在小圈子内“有影响力”的名人领袖型用户成为你的早期种子用户,然后通过服务好他们,让他们愿意自发为你背书,传播你的产品。
C、对你 的种子用户一定要给予各种额外关注,让他们感受到,在这里做一个用户与在别的地方做一个用户的感受是显著不一样的。
2)快速增长期产品:核心目标就是能够快速获得用户增长,为了尽可能快速地占领市场,在各种推广渠道、方式上,这一阶段产品往往会全面出击,甚至是实施大量补贴等方式,力求尽快占领市场。另外,这一阶段的运营,会逐渐精细起来,会开始面向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或实施不同的运营手段。
3)成熟稳定期产品:高度关注用户活跃度,高度关注商业变现路径,同事,面向用户的运营也开始全面精细化。
4)衰退期产品:通过各种手段尽可能减缓老用户流失的速度,同时持续探索新的产品方向,争取能在潜在替代产品发展起来之前,做出一款良好的替代产品。
转载请注明:好现场 » 假如产品烂得像坨翔运营该怎么办 产品运营的方法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