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原创文章,更好阅读体验,请关注本人公众号:品牌道(ID:pinpaidao)
种种“火爆”迹象表明:“直播式”营销时代迅猛来临!你,准备如何应对?
在谈这个话题前,先看看4月份一周内发生的几件“大”事儿——
事件一:
4月26日,杜蕾斯百人试套活动在B站、乐视、斗鱼等多家在线直播平台进行直播,估计全网同时在线人数超500万。
都“直播”了些啥呢?看看网友的评论:“一个小时搬床,半个小时采访,半个小时体操,半个小时吃水果,另外半个小时迷之沉默,最后放了一个屁。”这个活动,引发了大量吐槽,以及众多媒体以“引发了大量争议”为角度的报道,官方度对此次活动也表达了今后要“管教”此类直播活动的态度。
事件二:
就在同一周内,还有一个“直播”活动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我就是其中之一。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在罗辑思维优酷自频道举办了一场“史上第二大读书会”,成为热爱读书网友们的狂欢。这场直播持续了6个多小时,由10多位社会各领域的“红人”分别推荐自己所喜爱的图书。包括了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锤子CEO罗永浩、财经作家吴晓波、黄磊等。
这场活动毫不掩饰商业化,视频与购买“同框”功能也在此次直播中大展风采。据了解,读书会直播时段,罗辑思维天猫店的访客数、销售量均是数倍提升,其中约9成购买来自于观看直播的观众。
事件三:
同样是4月23日,还有一位“大佬”在出席“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绿公司年会”的时候,用了自家的手机做了直播……这位大佬就是小米的老板雷军同学。雷军之所以这样“作秀”,是因为不久前小米宣布推出直播产品“小米直播”测试版。小米认为,社交已经走到视频化的阶段。
仅就这同一周内的三件事儿看,似乎预示着一个新的营销方式正在快速到来——这就是“直播”式营销!
对“直播”二字,我们也许都不陌生,在电视媒体主流的时代,“直播”一般意味着一些重要时刻的重大事件。在PC网络早期时代,直播也以“媒体”主导和垄断为主流。
但是这两种媒体的“直播”形式,因为缺少真正的社会化互动基因,一直作为一种特殊的节目类型存在。而社会化直播,也是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有人总结了社会化直播发展至今可分3非时代:从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上传个人小视频的直播1.0时代,再到类似YY直播、六间房等网页端的“秀场”直播2.0时代,如今的直播平台已经进入了“随走、随看、随播”的3.0移动视频直播时代。
大品牌、大佬们之所以今年格外关注和投入视频直播营销,背后的根本原因是视频直播作为一个新兴而迅猛成长的产业,正在成为一股巨大的“势能”。更重要的是中国目前视频直播正在成为吸引眼球的新热点,用户规模已经不可小觑。
以前,只有高大上的事件才有可能获得直播的资格,而现在,唱歌、吃饭、聊天……等寻常的生活方式逐渐被搬到视频直播平台上。
网络视频直播是现在媒体的最高端形态。它可以让用户与现场进行实时连接,具备最真实最直接的体验。正因为真实性,会给用户足够的想象空间和惊喜,吸引用户收看。另一方面,网络直播今天的 “互动”色彩更加鲜明,而且互动形式也日趋多样。
本文不讨论直播平台的竞争和发展,也不讨论网络直播在赛事、会议、教学、手术等领域的运用,只关注品牌如何运用好“直播”这一新的营销方式。
对商业客户,网络直播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的特性。如何运用好这一当前还属于“时髦”的营销武器?
1、线上直播绑定线下
原来品牌商做线下活动,成本巨大,但吸引和覆盖的人流毕竟有限。有了线上直播手段,一场活动的覆盖人数,可能会十倍、百倍、乃至千倍增加。
几百万的在线人数,几十万的瞬间消费,也许不再是难事儿了!
比如说,很多品牌的新品上市发布会活动,如果仅仅限于现场观众,最多也无法超越10万人,但如果线上同步直播,并采用社会化互动方式,则会十倍、百倍的得到放大。
除了产品发布这样“高逼格”的活动外,即是是一场线下简单的品牌活动,也完全可以结合线上直播手段。既可以仅仅依托自身的官方平台直播,也可以与第三方直播平台合作;还可以通过直播手段,将同一时间众多不同地点、场合的线下活动串联起来直播互动,其效果都可能得到N被放大。
2、线上为主直播互动
这种策划,相当于策划一个节目、栏目,相比于形式,更应该偏重内容的价值性。
前面列举的逻辑思维读书会活动,就是在一个恰当的时间,举办的一场针对特定粉丝人群的活动。
2015年,天猫与湖南卫视联手打造的“双十一”直播晚会你是否还记忆犹存?这次活动以“直播+多屏互动”,重构了“消费+娱乐”模式的新尝试。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平台,实现边看边玩边买,通过多场景互动。
这种直播,既可以是“综艺”式的,还可以是“特写”式的——以明星企业家或者明星代言人担当“主角”。
比如,4月11日-20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与优酷合作直播了一场持续10天240小时的“洪哥梦游记”活动,由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为主角,采用在线“24小时互动直播”的新传播形式。
活动直播展示了俞敏洪带着网友深入感受这些城市的民风民俗、美食奇景,与10城青年学子对话,关注当地乡村教育、留守儿童、大学生回乡创业等问题。
通过关注每个小城人物的大梦想,这种明星IP+高质量正能量的内容,或许将为直播开辟一个新的时代。 这种“直播”,不仅成为很多人秀出自我的一种方式,更可以成为品牌打开“消费者内心的钥匙”。
因为具有足够的真实感、开创性,该活动十天的直播,总在线人数达723万,SNS阅读量近两亿,互动评论量突破1000万,期均百万的评论量已超越了现象级网剧《太子妃升职记》。
3、自建平台,自造“网红”
“网红”绝对是今年的一个热门词儿,也成为一种广受商家和营销人士关注的营销热点。各大直播平台、淘宝电商平台,都正在将打造网红作为一种商业战略。利用类似PAPI酱这样的独立网红,品牌不仅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其风险也存在不可控性。
更重要的是,网红背后的粉丝,可能根本就不是你(品牌)的菜,而品牌也很可能不是网红粉丝的菜。
所以,品牌可以采取针对自身粉丝、更具深度参与感的方式,为粉丝提供展示、分享的平台,尤其通过直播这样的方式,帮一些在自身品类领域有丰富消费经验的粉丝,树立影响力。同时,将直播平台打造成更具粘性的分享社群(社区)。
很多品牌,尤其是国际品牌,比如苹果、耐克、乐高、vans等等,早已经在论坛及各种社交媒体上建立了各种粉丝社群,而且很多社群是由忠实的粉丝自发创建的。我想,下一步,他们会在直播社群领域进一步开拓“市场”。
建立品牌直播平台,听起来也许感觉是庞大的工程,但这今天这样的时代,即使微信后台,也可以和容易实现微直播视频。而且,这种嵌入公众号的直播还可以分享给好友粉丝,进一步扩大影响。 实在觉得麻烦,也还可以与直播网站合作,建立一个品牌自己的直播通道。当然,只要“有财”,就一定做得到。
“直播”由一种信息和娱乐消费方式,正在变成移动时代的一种生活方式。随时随地的朋友圈信息,就是一种文体或图片、小视频直播的方式。
“网络视频直播”,被一些人认为是“现在媒体的最高端形态”,这个观点,我觉得应该修正为“现在媒体的最前沿形态”。
因为,它是一种趋势,一种由技术、消费、商业共同催化和驱动的趋势。
不信?再证明一下——
范冰冰在今年征战巴黎时装周时,在走红毯前,就在车内进行了视频直播,不仅分享了生活中锻炼、化妆的心得,甚至连网友询问她与男友李晨的行程,她都进行了回应。
“就像你口袋里的一台电视摄像机一样,任何一个有手机的人都有向全世界做直播的能力。”扎克伯格在自己的Facebook主页上表示,视频直播将会成为人类交流方式的一次大的转变。
在今年2月的采访中,小扎表示:直播是目前最让我感到激动的事,我已经被直播迷住了。
被视为互联网风向标的BAT,也直接或间接地布局了视频直播行业——
百度百秀依托贴吧,结合游戏直播吧和秀吧,低调进入直播行业。
腾讯去年2月发布了龙珠直播平台。先后投资了Bilibili弹幕分享网站(B站)、斗鱼TV等多家视频直播网站。
阿里巴巴全资收购的优酷土豆,领投了弹幕视频网站AcFun(A站)。
转载请注明:好现场 » 直播式营销时代迅猛来临你准备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