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P
编辑:BP
自从《妈妈是超人》热播以来,贾静雯的老公修杰楷便圈粉无数。网友直呼,修杰楷是温暖细心的好老公,好爸爸。
而就在上个月,纪录片《生门》的热播,炸出了妈妈对爸爸的一堆吐糟,槽点主要集中于爸爸们不参与带娃。
赞美与吐槽间,联想到你家里的那位又是怎样的呢?
是修杰楷般的“好爸爸”吗?
还是孩子心中的“假爸爸”呢?
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
为什么以及爸爸们如何参与育儿?不带娃的爸爸能对孩子影响多大?
爸爸的影响从出生开始,相伴一生
爸爸对孩子的影响从孩子一出生就有了。父亲参与育儿研究中心(Father Involvement Research Alliance)(你没看错,国外真的有这种研究机构)回顾了往年的诸多研究,总结发现,
婴幼儿时期,有爸爸陪伴的宝宝更加有安全感,面对新环境更加自信,也更愿意去探索周围的环境。慢慢长大之后,他们会更具有社交能力。到了三岁,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更强,智商也更高。
和没有爸爸参与育儿的孩子比起来,有爸爸参与的孩子能比较早地开始上学,处理一整天离开家而带来的压力(缓解压力)。
在学校,他们的成绩会更好,行为问题也少,而且也不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
女孩子们小时候有爸爸的陪伴,自尊心会更强,也较少有早孕问题。男孩子们则能更好自控,没有反社会人格。成年了之后,学业顺利,事业成功,自我接纳,心理状态良好,表现出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也有比较健康的社交圈,婚姻也更稳定。
日常互动是很重要的
吃饭,陪玩,说故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日积月累地潜移默化着孩子。
Brigham Young大学研究发现,日常的育儿参与,比如,和爸爸一起饭看电视,玩耍,打游戏,要比一起出游更加重要,当然,这并不是说,一起出游之类是不重要的。爸爸们参与到孩子日常生活的家庭,他们也能有比较满意和紧密的家庭关系。
而对于爸爸来说,从孩子刚出生就参与育儿,能让他们慢慢适应和体会“爸爸的角色”,感受孩子对于爸爸的需要。参与的越多,爸爸的身份认同感(identity)就越强。
虽然可能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学习喂养的方法和技巧,但整个互动是你和孩子彼此了解的过程,带给孩子是更多的安全感和熟悉感。这时候,妈妈们也需要多些耐心,让爸爸们慢慢学,慢慢练。
爸爸不可替代?是的
爸爸的作用如何区别于妈妈的影响呢?难道妈妈一个人带孩子还不够好吗?
心理学家Brett Copeland认为,爸爸和妈妈在家里的作用是不同的,互为补充。爸爸们的养育方式传递的是竞争,独立和进取精神,而妈妈们养育带来的是平等,安全感和合作意识。
弗吉尼亚社会学教授 W. Bradford Wilcox 具体总结了爸爸们在育儿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玩耍,冒险精神,保护力,以及管教。
➤ 玩耍
心理学家Ross Parke在研究了390个家庭如何陪孩子玩耍后发现,婴幼儿时期,爸爸们与孩子互动的特点是,身体互动,具有激励性和不可以预测性(也就是有刺激感),可以让孩子很兴奋,调动了积极性。而妈妈们陪玩的方式则比较中规中矩。常和爸爸玩耍,如果突然换成妈妈陪玩,时间一长,孩子会感觉比较沉闷。
和爸爸玩耍时,孩子还能学到如何管理他们的情绪和行为。比如说,和爸爸吵架,能教会孩子如何处理冲动情绪,以及如何理智地进行身体冲撞(特别是男孩子)。
➤ 冒险精神
妈妈们可能会比较在意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而爸爸们能引导孩子具有冒险精神。心理学家Daniel Paquette 认为:爸爸们倾向于鼓励孩子们去克服困难,与陌生人交流,面对新环境。
举个例子来说,这也是一项研究发现的现象,游泳课时,爸爸们会站在孩子的背后,让孩子们自己去面对他们眼前的环境,而妈妈们会站在孩子前面,让孩子在视线范围之内。
➤ 保护力
保护力可能是爸爸们的天性,他们高大有力量,他们确实能保护孩子免遭伤害。心理学家Rob Palkovitz在提醒爸爸的重要性时,曾这样说过:很多研究都发现,父亲养育缺失是女孩青少年时期早孕的最重要因素。如果爸爸们参与带娃,他们就能更好的观察到孩子们的生活,比如,和什么人交朋友。
➤ 管教
虽然妈妈们也会经常和孩子讲规矩,但爸爸们更严格,方式也可以很直接。爸爸们可以强制执行一些规矩,给孩子留下权威的印象。妈妈们则倾向于和孩子讲道理,用情感去影响孩子的行为。看上去,爸爸妈妈们好像不在一个步调上,但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在管教孩子方面效果明显。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妈妈们就不重要,妈妈们当然也很重要,但妈妈因为自身特点,是无法代替爸爸的角色的。缺失了任何一方,孩子都不会健康成长。
一个父亲的影响力可以决定孩子社会性发展,学校的成绩,和未来成就。
这是近几十年来的无数科学研究得出了一个共识性的结论。
爸爸越多参与育儿,孩子就会越成功。
有责任心的爸爸们每天在外奔波,辛苦赚着奶粉钱,可能真的无暇顾及家里,因为他回家的时候已经深夜了。但缺席育儿的爸爸们,你们可能已经有意无意地影响了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
你会如何选择呢?
“不作为”不会什么都不发生,影响在日复一日中慢慢渗透着,伴随着孩子一生。
但是,只要做一点,你的孩子却因此受益终生。
关于爸爸养育的深度解析请关注后期教育心理学博士Richard关于《爸爸参与养育如何影响孩子的一生(深度)》一文。
References
Palkovitz, R. (2014). Involved fatheringand men’s adult development: Provisional balances. Psychology Press.
Paquette, D. (2004). Theorizing the father-childrelationship: Mechanisms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 Human development, 47(4),193-219.
Parke, R. D., & Buriel, R. (1998).Socialization in the family: Ethnic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Handbookof child psychology.
Robinson, C. C., Mandleco, B., Olsen, S. F.,& Hart, C. H. (1995). Authoritative, authoritarian, and permissiveparenting practices: Development of a new measure. Psychological reports, 77(3),819-830.
Rosenberg,J., & Wilcox, W.B. (2006). The importance of fathers in the healthydevelopment ofchildren. US Department Health andHuman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forChildren and Families, Administration onChildren, Youth and Families,Children’s Bureau, Office of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一起分享,一起讨论,共同成长
分享:
转载请注明:好现场 » 修杰楷这样的模范爸爸是如何养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