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令人由衷发出此感。这里不是古代村落的原生态生活,而是一家装修布置独特的民宿——木和堂。
当到达门外的时候,木和堂所展现出来的就是截然不同的气息。除了那些藤蔓之外,他的土黄色的墙壁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可能很多人会产生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这些装修风格实际上采自华中地区黄土高坡的农家风,在山西陕西等地农村,房子和院子均为黄土和一些谷物丰收后的杂物混合而成,具有浓厚的历史气息。
打开门进入大厅,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木香味,环视一周发现,无论是头顶的房梁,
还是正门大厅的摆饰,
又或者是随意摆放的牌匾……
几乎四处都是木质,而且每一件东西都有其故事性的来历,连随意摆放的木牌匾是来自云南的老房子!
在大厅的会客处,有一处引人注目地方,采用了欧式风格的壁炉。还可以清晰看到壁炉上方被火烤过的痕迹,主人说,冬天的气氛需要以烧火来烘托,不能赞同更多!壁炉上方有一面“
表白墙
”。看过《心花路放》的朋友一定眼熟,还记得耿浩和康小雨的书写记忆的白墙么?在这里,不同于那里的清新洁白,而是一种沉淀所带来的厚重感。
这面砖墙并不是刻意设计的,而是一位住客突然有感而写了一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反而让木和堂增加了一种不同的参与感。“
表白墙
”两侧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玩物,有很多东西已经是很难见到了,老式卡带收音机,复古的胶片式相机等等。
壁炉正前方是主人会客的地方,当顾客多的时候或者是客人来访时,沏一壶茶以供品用。当然,空闲时工作人员也会和你聊聊木和堂的一切。我可不会告诉你,主人毫不吝啬的拿出优质的普洱茶,边聊天边品茶的惬意。
聊着聊着,刚才还在熟睡的“汤包”从窝里出来了。
汤包是主人养的一只宠物猫,属于美国短毛血统,主人还特别为她写了一篇超萌的自我介绍,简直萌到有木有~~~
原来汤包是出来喝水的。它伸了伸懒腰,自己走到正门边上,跳到凳子上,再跳到桌上,装饰瓷盆成了它的饮水池。真是任性!
汤包虽然萌,但是突然发现有的东西更加吸引我们眼球,那就是瓷盆下的桌布。无论是汤包的饮水池下,还是对面的一个石盆下,都有着不一样的桌布。
但是,这不是普通的装饰,而是一种精心的设计。你会发现,无论在哪里都能见到这样的装饰,都略有不同又保持着一样的协调。前台的桌子上
客厅另一侧的座位上的靠垫,连接处的摆饰
面对窗户的手编座椅旁边拜访和装饰也是如此。
每一张桌布或者摆饰,都不一样的同时保持着高度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夹杂着民族风和一些不太常见的设计,没有表现出一丝丝杂乱,反而有一种灵秀的美感。这些事民宿主人请专业的设计师进行设计布置的,每一张装饰、摆放的位置都经过设计师亲手摆放。而在各个角落和墙壁上,还有一些各种各样挂件,与之遥相呼应。
而在通向另一侧客厅休息区的墙壁,在镂空的墙壁中也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饰品,还有很多精美的物件。
而植物的摆放则清新自然,除了睡莲,在服务前台上的盆栽后摆放着的是一个 颇有年代感的算盘。算盘上摆放着一个个木块组合而成的日期。让年代感和现代的简约性显得不那么冲突,反而形成了一种协调感
再回到前台右侧,这里有一个文人墨客的归属感,高排的书架上放满了各类的书籍,国内外的书籍聆郎满目。
书架前是一个古式书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整齐摆放在哪里。吃完早饭,偶尔来一点闲情雅致,提上几笔,留下一点纪念也未尝不可。
旁边还摆放着一个炒锅,这个不是炒菜用的,而是炒茶锅。如果客人想要买一些西湖龙井,想目睹西湖龙井的炒制过程,这里可以满足你的眼福。
体验了客厅,自然也该看下客房。木和堂的客房自然也维持了木质和民族风的总体设计,但是,木和堂的十七间客房还是不同的,这些不同体现在一些小的细节上。第一间是紫来
我们首先来到位于一楼的紫来。如果要说这间客房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有“香气”。
没错,是真实的香气,当打开门的那一刻,就有一种清香味扑面而来,是一种特质的香夹杂着木香的独特味道。
香味来自电香,加上房间木质结构的大量使用,木香和电香所散发出的味道混合在一起使得二者混合形成一种完全不同的味道。
房间里木制的衣柜,衣柜门也是从某地的老房子为数不多留存品哦!
紫来的第二大特色是瓦的设计使用。在床边的两侧,还有卫生间的墙壁,都有瓦的堆砌。
其他的瓷砖颜色也是同瓦色进行协调后的选择,形成混搭的视觉差,非常耐看。紫来所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混合对称感,这种感受因人而异,但是如果你喜欢上它就很难再爱上其他的房间。其实可以说就是因为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第二间,是一个小而美的房间。奇怪的是,尽管小,但是却没有拥挤感。进门的右侧就是床,左侧洗手间。
如果说在很多民宿、酒店来看,小是缺点的话,那么这里的小反而让我们绝的可以算得上是优点和特色。因为它的小,反而让一些细节显露出了最真实的美感。
头顶的吊灯有点亮黄色,打在屋顶上的反色反而变成了淡雅的橘黄。
挂着的壁画是风格是一种写意感,和大厅壁炉上的壁纸呈一种画风。
第三间,顶楼的家庭套房这间房的第一感受,简约而不简单。不同于小而美,这里所透露出的是一种简约大气。
两扇门,一扇通向楼下的楼梯处,
一扇为阳台观景台(无论入住哪间房都可以上来)。
石凳石桌、躺椅无一或缺。想想睡觉前或者早起来这里躺坐着吹吹风,还有点小激动呢!
家庭房的窗户,拉开窗帘就满满的绿色,窗户旁养的花草嫩绿饱满。
房间中,床对面就是卫生间,可以用隔帘隔开。
引人注意的是洗漱盆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元素——牛羊的喂食盆,石质的盆凸显着乡村气息。
在这样的房间休息一晚,第二天,下楼享用早餐。
到餐厅,一边看电视,一边享用美食,如同在家一般的温馨。
餐厅的一侧墙壁上挂着各样的相框,不同风格的图和工艺画在相框中。
中央的地方依旧是一块大大的民族风的布饰,和客厅内的民族风作品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之手,别有一番味道。面向窗外的左侧一角,依旧是怀旧的味道,古老的椅子已经散发着历史气息,在角落沉浸着。
吃完早餐,也快要到离开这里的时候。到大厅坐着,不自觉的想要留下点什么。
才注意到这里的两面都有照片墙。一面在可以透视餐厅的玻璃窗前。
一面在打座椅的上面
到了离开的时候,发现竟有些想长住于此的冲动。是的,这里融合了太多东西,无论是文化的融合,或者是风格的混搭,都给了我们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又似乎从进门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停止过,从进入到木和堂,几乎就被木香味笼罩。
木质元素的使用让这里既拥有了情调,也拥有了格调。混搭的多元风格又使得这里的格调上升到一个新的层级,文里写到的那些小物件只是冰山一角,当问及民宿主人一个物件,就多了一个故事。木和堂可能都不算是一个建筑,而是一个由N多个故事组合起来的集合体。可能这才是木和堂本来的意义,为每一位来这里的人分享每一个故事。木和堂,下次再见!
转载请注明:好现场 » 这里并不只是一间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