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做积分体系
刷信用卡会得到积分、坐飞机会有积分换里程、天猫消费会有积分抵扣消费,积分似乎已经与我们密不可分,为什么要做积分?是为了奖励消费,挽留用户,促进变现?对于运营者来说,这是首先需要分解清楚的问题。搭建一个积分体系绝对不能因为潮流,因为模仿,否则终究变成烂摊子,遭人诟病。
先从航空公司积分换里程说起:当今国内三大航分为两大联盟,东航和南航为天合联盟,积分可以互积,国航为星空联盟可以跟美联航等国外航空互积,航空公司的积分功能拆解为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为:多卖票。设置一定得积分规则,让用户努力达到标准,完成升级或者兑换里程,这样的直接效果就是:某公司的小王今天出差,北京飞上海,一想到自己国航的里程差一点就到金卡,便会要求公司行政人员尽量订购国航的机票,正中航空公司下怀。
如果使用某些APP,你会看到广告页,在广告业刷到底的时候,或者欣赏某个广告的时候,会跳出弹窗告诉你获得5个积分,这种积分的奖励是对用户行为的激励,对于这样的APP来说,积分的应用是为广告页服务,也就是广告流量变现,任务的拆解十分明确。
再比如,使用天猫或者京东购物,这两个时下最流行的应用并没有特意搭建自己的积分商城,而是将积分“虚拟货币化”,无论天猫积分还是京豆,都可以在下次购物中抵扣金额,而他们的任务拆解下来则为:提倡消费,更具体一些,京东是在评价商品后才可以获得京豆,鼓励用户参与商品的评价,从获取积分到消费积分,形成良性的闭环。
总结上述各例,为什么要做积分体系,是要根据自身产品的定位和需求来进行任务分解,要能落地,能实施,有闭环。且把积分体系的作用做一下总结:
增加用户粘性。签到送积分,购物送积分,让用户心理总觉得“得到了便宜”,为下次的登录和消费提供了潜在的激励。还是以飞机里程为例,如果用户是国航的金卡会员,肯定不愿意再去东航和南航从小白用户飞起,这就是增加用户粘性的道理。拉新的辅助手段。信用卡消费中,如果推荐新人办卡,会赠送推荐人一定额度积分,同样在一些App中,邀请码注册,会向邀请人赠送定量积分,只要积分足够吸引人,就会成为拉新的重要手段,形成金字塔形拉新效应,从1到10,10到100.引导用户,进行变现。用户运营的终极目的还是进行变现,如同上述所说的广告页变现,虚拟货币变现,都是通过将任务分解到变现的实施方案中,推动了积分体系的搭建。招商信用卡积分兑换爱奇艺会员,就是一种变现合作方式。
二、积分体系如何搭建
如上图,积分体系的搭建主要分为:积分获取、积分消费、积分商城。而积分商城不是每个app积分体系搭建的必须模块,没有积分商城,只要形成积分获取到积分消费的闭环,就是一个良性的积分体系。在搭建体系中要注重几个问题:
1.注重积分的吸引力
再看两个app积分案例:
左一:生日管家的积分商城,这里可以明确的看到积分换购和积分兑换的提醒,可以兑换蛋糕优惠券等商品,可以抽奖,页面也有赚积分的提醒,功能相对完善,用户体验不错,缺点是可兑换的商品种类有待提高。
右一:咕咚运动的积分体系,该体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赠送积分,而是通过完成任务获得勋章,而这勋章的作用最多也就是一个展示,没有变现的功能,估计活跃度也不会太高。微信运动曾经红火一时,如今活跃度很少,也是这个道理。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在积分体系搭建中,必须注重积分对我用户的吸引能力,如果没有很好的消费闭环,积分体系必定不受欢迎。从运营角度来分析问题,首先要有消费闭环,即使没有专门的积分商城,像天猫和京东可以在商城抵扣金额,同样会吸引用户。
2.积分任务和积分价值的平衡
上图所示:活跃度最高的积分体系是:获取积分难度低而积分价值大的情况,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这种情况增加了积分体系的成本,可能是奖品的成本、运营的成本,不实用,所以要在积分任务和积分价值中寻找一个平衡,好的平衡点才能保证积分商城的人气。
上图是杰克琼斯积分商城,在杰克琼斯实体店消费一元等同于一个积分,而其商城上一个可兑换商品需要1500个积分左右,而且可兑换商品“常年如一日”,几乎没有特别具有吸引力的新品,所以以前笔者还经常光顾,现在几乎不怎么登录其网上商城,逐渐排斥去其实体店消费,一个不好的积分体现有时候或许会带来连锁的反应。
所以,对设计者来说,如何设计积分数值和积分任务,一定要谨小慎微,给运营者留下回旋调整的余地,利用数据分析来确定积分体系的效果。
3.除了消费外,尽量避免扣减积分的设计
部分app中,尤其是UGC类app,为了正确引导用户操作,在一些用户违规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扣减积分的设计。如果用户对产品积分关注度很高,边际效应很大,尽量减少扣减积分的设计,违规处理适当使用。扣减积分带来的负效应,容易造成用户心理上的抵触感,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4.突出优越感,奖励忠诚的用户
在用户等级方面,京东做的比较突出,金牌用户商城购物满79元即可包邮,而普通用户要满99元才可以包邮。而且京东会定期推出一些钻石用户体验活动,优先给金牌用户使用,这些都满足了马斯洛理论中的“受尊重”,你会因为你的消费而感受到尊重,自然也就越来越忠诚,这跟文章前面提到航空公司金卡用户可以享受贵宾室受尊重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成功的用户积分体系,一定是有区分度、有吸引力、有创新力的体系,积分的初级目的是为了挽留用户,毕竟得用户者得天下,所以一个APP产品到底适不适合用积分体系,怎么用积分体系,还需从长计议。
一. 什么是用户成长体系?
人类的进化,从最初的早期猿人形态,到晚期的智人形态,再到现在的我们,经过了好几几百万年。人类的进化过程,其实就是人类自身的成长过程。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法则,使得人类往特定的方向发展,直到现在我们熟悉的样子。我们身处在地球这一个大产品里,其中,人类本身就是用户,影响人类成长的大自然因素就是产品的用户成长体系。
对成长体系有一个定义:成长体系是通过数值化用户行为,累加求和后作为用户对平台忠诚度、贡献度的衡量依据,同时可以刺激用户留在平台的一套结构。说的这么长,成长体系的作用其实就是用来:促活、留存。如何让更多的冷淡用户活跃起来?如何让更多的用户持续得使用产品?这是两个最核心的问题,也是用户成长体系要解决的问题。
二. 用户成长体系的意义
对于用户来说,一个好的用户成长体系能够提升用户的主动活跃,用户也可以从体系中获得成就感、特权等利益。比如京东的京豆可以用来抵扣下次消费,QQ超级会员能让用户享受不一定的尊贵体验。
对于平台来说,通过用户成长体系可以了解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情况,有助于了解用户的组成情况,可以作为后面精细化运营的基础。同时,成长体系有利于提高用户粘性和忠诚度,引导用户产出UGC内容,促成用户评论、消费、拉新等行为。
好的用户成长体系不论对于用户还是平台来说,都是双赢的结果。没有价值的用户成长体系对于用户来说就是一个累赘,往往适得其反。
三. 用户成长体系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 从用户角度出发
最近,神级产品经理张小龙的演讲又火了。他提到一个观点:KPI是必须要有的,但是不应该从KPI的角度,而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来考虑产品和业务。举个例子,做一个类似简书的写作平台的时候,为了提高DAU,要求用户每天必须写1000字,这种做法只会让用户厌倦,同时给平台带来大量的没有价值的文字。正确的方式应该是,设置一些日常任务,告诉用户分享想法是一种优秀的生活方式,多看多分享有助于愉快生活,这样应该会比较乐意接受。
2. 经验体系的分离
一个公司内不同的业务体系之间的成长体系要分离开来,比如腾讯视频的会员分为NBA会员和好莱坞会员。不同业务体系拥有不同的成长体系,可以更加灵活不受限制,运营起来更加方便。
一个产品内也可以有不同的货币体系。比如阅读类的app通常分为书币和代金券。书币是通过RMB充值获得的,代金券则是通过签到等日常任务获得的。书币没有有效期,代金券则有时间限制。
3. 体系应该体现平台核心用户特色
跑步 app 的日常任务以跑步的次数、时长等设置任务;天猫和京东等电商平台围绕购买、支付、晒单等设置任务和分配激励。
4. 激励可感知
避免做app中的“话唠”,但是也不能一点都不通知用户,尤其是当用户获得奖励时要通知但是不骚扰用户,通知方式可以具有平台的特色而且比较新颖。
5. 体系要具有可拓展性
体系设计初期要考虑可拓展性,假如等级较少,应当考虑成长值的回收机制。一款游戏没打几次就满级了,肯定会是很多用户对这款游戏失去兴趣。用适当的方式,实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决定体系优劣的重要因素。
四、用户成长体系的表现形式?
成长体系的形式有很多,有积分、虚拟货币、成长值、经验值、等级、身份、特权、成就、勋章、排行榜和虚拟道具等。
1. 积分
用户积分体系使用得最早的可能就是早期的各种BBS论坛,而这些BBS的用户积分系统也是相对完善的。作用UGC的网站平台,BBS通过积分引导用户行为,让用户更多的参与到论坛之中。现在积分体系被各种类型的网站运用得更加有效,如:腾讯的收费会员VIP等级、迅雷的积分等级系统等等都是把积分体系进行了深度优化运用的典范。
2. 虚拟货币
虚拟货币具有消耗性,可用于消费抵现、兑换、抽奖以及互动等。表现形式可能是积分、虚拟币或者一些具有平台特色的货币名称。常见的像Q币等。
3. 成长值
成长值用来计算等级的数值,一般不具有消耗性。有些等级体系的成长值会定期回收。
4. 等级
等级通常分为有效期(QQ超级会员等级、优酷会员)和无有效期(QQ 等级、游戏等级)。
5. 成就系统
成就系统区别于一般任务的货币或成长值奖励,成就系统更多是把单个简单的任务打包成一个包含多次重复某一动作的大任务。成就的表现形式有勋章、纪念卡以及称号等。
6. 排行榜
排行榜最早的发明也是因为商业目的,想借由人性的共趋性来制造商机,这点跟打折吸引消费者有着异曲同工。排行榜的前排用户平台可以给予更多奖励支持,但如果奖励丰厚,很容易引起恶意刷榜。
7. 粉丝数
粉丝量在最明显最核心的位置展示,不同粉丝量直接影响了用户在微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粉丝数正是衡量该用户给平台带来多少价值的直观衡量。
8. 虚拟道具
虚拟道具多见于直播平台和论坛。直播平台用于兑换现金,只是虚拟货币的一种变体。更符合虚拟道具的概念的目前好像只存在各大论坛上了,通过虚拟道具可以置顶帖子,加精华、加速升级等。这些虚拟道具可以通过积分或者充值兑换。直播平台则用于美化和多样化”送钱”的概念。
五、入口
这里说的入口是指获得成长值/积分/虚拟货币的方式。主要有新手任务、日常任务、主任务和非固定的收益。
1. 新手任务
作用:教育、引导新用户使用平台;通过用户的初次选择,获取平台想要的用户标签。形式:绑定邮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绑定手机、完成实名认证、上传头像、完善个人信息等其他任务。
2. 日常任务
作用:给用户一个打开app的理由,提高DAU。形式:签到、点赞、评论、写作、跑步、听歌、分享等。
3. 主任务
作用:鼓励用户使用你的 APP的核心功能,而且是多次重复的使用。形式:游戏的地图任务,电商平台的任务,信用卡的消费任务,音乐软件的听歌任务等。
4. 非固定收益
打赏一般是UGC平台提供给内容生产者的一种变现方式。简书等UGC平台和直播平台都采用了非固定收益服务。
六、出口
有入口就有出口,出口指的是成长值/积分/虚拟货币等的使用场所和使用方式。可以通过获得特权、积分商城兑现、消费抵现等手段。
1. 特权
特权的依据一般是等级、身份、是否付费。
2. 积分商城
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周边产品、代金券,也可以进行抽奖等。
3. 消费抵现
如京豆,上一次消费时可以获得京豆,下次消费时可以用于抵扣部分金额。有利于刺激用户循环多次消费。
七、一些产品的用户体系案例
【QQ会员】
(1)经验值
(2)入口
签到(点一下签到、打开某个功能自动获得、登录自动获得)、给钱(开通、续费会员)、传播(邀请好友、分享内容)、使用功能(开通2000人群、一键登录)、拉粉(关注微信公众号)以及升级礼包。
(3)出口
积分商城(限量换、限时换)、积分抽奖。
(4)特权
(5)回收机制
以5点/天的速度下降,直到成长值下降为0。
【掌阅】
(1)阅饼和代金券
(2)入口
绑定手机号、签到、做任务可以获得代金券;阅饼可以通过参与定期抽奖送阅饼活动、充值、参与读书活动获得。
(3)出口
购买图书、给图书投票(1票价值100阅饼)。
(4)VIP特权
(5)回收机制
代金券有有效期;阅点没有有效期。
【京东】
(1)成长值
(2)入口
购物、评价订单、晒单等。
(3)出口
京豆数大于1000可抵现使用,100京豆= 1 元;充值50元以上话费,任意数量京豆可抵现。会员专享商品、会员特价、京豆兑换券。
(4)会员特权
(5)回收机制
银牌每年扣除1000成长值,金牌每年扣除4000成长值,钻石每年扣除4000成长值。
来源:pm28
转载请注明:好现场 » 如何建立互联网产品用户积分体系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