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大屏互动软件全新升级为 6.0 啦,启用了新的网址,还是永久免费,但有更多惊喜。点击立即体验

当音乐FM遇上音乐APP—来自传统音乐电台对在线音乐平台的建议

新闻 乐宝 318浏览 0评论

作者:华焰 (江苏音乐广播总监助理)

声明:【广播广告圈】致力于行业资讯的及时传播,每篇转载文章都将在文前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所有者于后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支持!

今年3月,华医生作为传统音乐电台的从业者和管理者,接到某国内最大的在线音乐平台的咨询请求,希望笔者可以根据在传统音乐电台的工作经验对其音乐App的内容生产和战略方面给予一些帮助和建议。在经过与该在线音乐平台的总经理和集团副总裁深入交流后,华医生给出了战略建议。目前,华医生的战略建议在该在线音乐平台基本都得到了落实和执行。

现将战略建议隐去具体名称,发出精简版供各位同行参考。

1、战略建议

一. 战略建议

1.给音乐APP在2017年布局的十个战略建议:

⑴形象战略——做中国最大的、最主流的音乐平台。

⑵版权战略——保持领先的持续拓展。

⑶技术战略——精准的推荐算法:在对的时间、播对的歌、让对的人听见;

保持对新技术的好奇心和快速参与。

⑷社交战略——重塑“发现”与“分享”。

⑸年轻战略——从年轻用户的焦点出发。

⑹体验战略——去除冗余,持续优化产品逻辑,追求极致简约、流畅的使用感受。

⑺联盟战略——异业联盟,实现音乐APP全面落地。

⑻价值战略——创新设计,挖掘可供转化的利润价值。

⑼产业战略——从“音乐+”打造全音乐产业链条。

⑽融合战略——内容&推广&营销&产业,内部运营在人力与结构上的融通与协同。

2.上述战略的可行性需经全体中层讨论并交集团领导审定后执行。

3.建议每项战略均由相应负责人进行讨论、拟定执行方案并组织落实,每周形成战略简报上报集团领导。同时设立融合工作负责人一名,负责协同所有战略的融通和协同。

2、战略简述

1.形象战略——做中国最大的、最主流的音乐平台

目前,音乐APP的形象包含:

⑴产品标识语:“********”,向用户传递的是年轻、专注、个性化的音乐态度。

⑵产品LOGO:三色构成的扁平化图标,清新的音符形象紧扣音乐的定位。⑶活动形象:各种音乐类的活动,例如音乐APP盛典、各类音乐直播等。

⑷内容形象:各类歌单、电台、专栏、榜单等。

建议音乐APP2017年开始,以“做中国最大的、最主流的音乐平台”的目标去打造新的形象,具体建议如下:

⑴设计推出全新产品标志语。主打“发现”与“分享”音乐,突出强大的版权音乐库和社交互动的特色,同时凸显年轻的音乐态度。

⑵做好产品形象定位与包装。按照年轻的定位,设计推出音乐APP每月推广主海报画面,主题可以是“歌手”、“星座”、“热门流行事物”或者“一句话音乐态度”,也可以设计各类主题宣传,例如:和歌手共同支持正版、音乐“付费”更精彩等,在各种线上、线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

⑶策划“事件”。让音乐APP做成各类“事件”的主角,大大提升音乐APP的曝光率。例如:设立Pop-up shop、机场演唱会、无人机快递唱片。

⑷建立传播路径群。与各大社交网站、社交软件、新闻App、论坛、贴吧、空间等建立合作关系,设立音乐APP官方账号,梳理音乐APP转播路径群清单,做好日常维护、以便有任何新闻、事件,都可以随时快速推出。

⑸重视落地。一是重视在线下的宣传露出,例如户外广告、地铁广告、车身广告、电台电视广告等。二是注重与各类演出公司、唱片公司、票务公司的合作,以资源互换的形式达成各类线下实体露出。

2. 版权战略——保持领先的持续拓展

目前,各家音乐App都纷纷注意到版权的重要性,音乐APP在这方面有独家性和领先性。为了保持这种优势,建议音乐APP居安思危,进行保持领先的持续拓展,建立自己的版权战略。

3. 技术战略——精准的推荐算法:在对的时间、播对的歌、让对的人听见。同时保持对新技术的好奇心和快速参与。

⑴歌曲库的标签式管理

对于音乐APP来说,实现精准的推荐算法需要从底层的歌曲库的管理着手,而歌曲库管理的思路是通用标签式管理。专业、全面歌曲的通用标签可以帮助音乐APP更好地生成用户需要的内容,并为未来更多音乐内容的自动生成提供通用的接口。对于音乐APP的歌曲库通用标签设计,建议采用如下设计:

以上的通用标签可以自由搭配自动产生不同的主题电台,也方便内容团队制作更多的PGC主题内容。例如:

“请回答1998”

“林夕词作赏析”

“港乐20年”

“上华唱片二王二后情歌大赏”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方大同的音乐编年史”

“2016日本漫画热门OP展”

“在姚谦的词里听见自己”

“和Lee Hom的日本旅行”

“高端Low?人人都爱EDM”

“那些走心的小众民谣”

“李荣浩创作集”……

⑵关于“每日为你推荐∙30首”的优化

对于“每日为你推荐∙30首”的优化目标是精准推荐用户喜欢的歌曲,并为用户提供一种“不期而遇”的“意外”的美感。优化思路是充分使用歌曲库标签,结合下列条件,形成精准算法,并不断总结优化:

①通过用户下载歌曲、近一个月在线播放歌曲、搜索记录、评论歌曲的记录,分析用户听歌的喜好:歌手、性别、语种、能量、情绪、年份、流派、知名度、熟悉度、主题等,生成用户歌曲喜好度标签参数。

②按照①所述方式获得用户歌曲喜好度标签参数后,以此作为限制条件在歌曲库内筛选生成。本步骤最需要关注的是用户不喜欢的歌手和流派,尽量少推荐。

③30首歌曲中,拿出5首歌曲,不使用②所述方式进行生成,选择用户从未播放过的歌手和风格的作品,从歌曲库内近一周在线播放次数最高的歌曲排行榜前500首歌曲中随机推荐。这5首歌曲平均排布在第5、10、15、20、25首推荐歌曲位置。

④搜集用户播放不超过30秒歌曲,将此行为认定为对该歌曲不喜欢,待搜集满100首不喜欢的歌曲后,对此100首歌曲进行歌手、性别、语种、能量、情绪、年份、流派、知名度、熟悉度、主题等标签参数的分析,分析结果与①产生的用户歌曲喜好度标签参数进行比对,生成更精细化的用户喜好度标签参数,将最新的用户歌曲喜好度标签参数反馈至步骤②。以后,每搜集满100首不喜欢歌曲,即重复本步骤。

⑤为了缓冲第5、10、15、20、25首歌曲的不熟悉感,且给用户好的第一印象,第1、2、3、4、6、9、11、14、16、19、21、24、26必须与用户喜好度标签参数高度重合,特别是熟悉度要高,熟悉度至少大于等于3。其余歌曲的筛选可以适当降低重合度。

⑥30首歌曲的排列尽量做到男女性别区隔,不要连续出现同性别歌手。

⑦在不违反该上述①-⑥的条件下,在特别的节日、节气或者歌手纪念日,可以适当增加相应主题的歌曲透出。在用户生日这一天,可以第一首歌曲可以是生日歌。增强“每日为你推荐∙30首”的智能感和人文关怀气质。

以上对于“每日为你推荐∙30首”的优化思路只是初步想法,需要与内容和技术团队全面沟通后,制定详细的优化方案,方案首先要更智能更精准,其次是尽可能与现有体系衔接,不做无谓工作,第三是要反复测试修正,最后是有常态优化机制。

⑶关于电台的优化

音乐APP的电台优化思路如下:

①结合歌曲库通用标签进行梳理,把感觉相近的电台进行合并,策划新的电台,例如综艺节目歌曲、影视歌曲等,充分发挥曲库资源优势。

②建议设立临时性电台区域,在特殊的节日、节气和歌手纪念日设立临时性电台。例如在4月1日这一天设立“永远的张国荣”主题电台。

③为了增强音乐APP电台的品牌形象感,每个电台需制作至少12个版本以上的小片花,每个不超过3秒,配乐精美、配音动听,体现电台的调性。在电台播歌的过程中,每隔3首歌曲播放一次。

④设立电台播放器3秒左右的上下歌曲衔接机制,前一首歌曲的渐弱点为“尾旗”处,使得前后歌曲衔接更紧凑。

⑤为了让电台推荐的歌曲更流畅动听,设计如下电台音乐策略:

A. 不可打破规则

歌手间隔规则:在同一次收听内,任意连续的24首歌曲不能出现相同歌手。

歌曲间隔规则:在同一次收听内,任意连续的36首歌曲不能出现相同歌名。

上次歌曲规则:在不同次收听同一电台的过程中,前24首歌曲不能出现上次听到的相同歌曲

语种规则 :除了特别设定的语种电台外,每12首歌曲中文歌曲中,至多出现一首外文歌

性别规则 :歌曲排列需讲求男女间隔,同性别歌手的歌曲不得连续出现3首。

衔接规则 :如下表所示,纵向为前一首歌曲,横向为后一首歌曲。

B. 可打破规则(除非筛选不出歌曲,否则尽量满足以下规则)

年代规则 :任意两首歌曲之间的年代间隔不超过8年。

情绪规则 :任意两首歌曲之间的情绪标签数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2。

活力规则 :任意两首歌曲之间的活力标签数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2。

⑷保持对新技术的好奇心和快速参与

音乐APP应该随时关注最新的技术对行业的影响,以积极响应之态快速参与,让音乐尽可能与各种未来的新技术产生关联。建议关注的技术包含但不限于以下:

以上技术建议尽快进入策划与参与阶段,以体现音乐APP在音乐领域的前瞻性。

4. 社交战略——重塑“发现”与“分享”

目前,音乐APP的社交功能比较“隐蔽”,不够直接,首页并无明显社交入口,也暂时缺乏社交专门页面,引发社交的抓手较少,整体呈现出社交活力不够、社交手段不够丰富的态势。这是音乐APP急需改变的问题。

对于当代音乐App来说,用户→流量→变现是良性运营的链条。在这其中从用户到流量的环节需要社交的介入——没有社交,就没有用户活力和粘性,就没有流量。所以音乐APP应当从战略层面注意到目前“社交”功能的不够完善,并需要尽快花大气力解决。

建议从“发现”与“分享”两个方面重塑音乐APP社交功能。

从“发现”的角度来说,简单、易用、明显和功能齐备的社交体系,才能让用户发现更多来自社交的趣味:

⑴急需在首屏上设置明显社交入口,点击进入后需要有完整的动态呈现页面。

⑵建立一套完整、清晰、简约的类似微博的社交生态系统,能以简单步骤即可完成关注、私信、@、发动态(文字、图片、动图、音乐和短视频)、评论、消息中心功能。同时充分利用**软件好友入口,利用**软件资源引导用户建立关系网。

⑶对社交用户进行标签分类,便于搜索和查找有相同音乐品味的朋友。

⑷在各类线下媒体发布音乐APP的社交功能,形成各类推广专案,强力推广本功能。

从“分享”角度来说,高质量的话题、活动、明星用户和乐评是用户参与并激发分享欲的利器:

⑴从歌手、歌曲、歌单、排行、MV、专辑、专栏等所有层面加大评论、点赞和分享功能。

⑵完善首屏推荐页面加大社交话题、内容的比重。

⑶将内容运营的大部分重点与社交结合,不断策划各类热门话题、创意活动,同时邀请明星、歌手、电台DJ、知名音乐人、原创音乐人等进驻社区,发布各类优质内容,充分调动用户参与活力和分享欲。(本部分将在年轻战略里详述)

5. 年轻战略——从年轻用户的焦点出发

对于音乐类App来说,年轻用户对于音乐产品的消费冲动强、社交互动意愿高,是音乐消费市场的绝对主力,抓住年轻用户的焦点,就是抓住了市场。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⑴明星资源融入。年轻人对于明星、歌手有非同一般的喜爱,邀请各类明星、歌手进驻音乐APP的社交体系,无论是写专栏,发布各类动态,甚至制作音视频的碎片化节目,这都打造了用户与明星、歌手直接的社交通路,对于年轻用户很有吸引力。试想:看到吴亦凡介绍自己的新歌或者杨幂发布听王菲歌曲的感受,是多有趣的事!

⑵优质的专业用户。引入知名的电台DJ、音乐人、原创音乐人或者各类社区中的音乐大号进驻社交体系,发布优质的音乐内容,这些特立独行有深度的点评必将引起年轻用户的追随。目前音乐APP在这一方面做的很不够。

⑶各类创意活动的策划。内容运营团队不应该做单纯的内容生产,而应该更多地策划活动,吸引年轻受众眼球,引导用户在社交体系中进行强互动,生成数据。例如进行以下项目策划,全部进行强互动引导:

★摩天大楼音乐Live演唱会

★音乐APP Pop-up shops摄影大赛

★分享解锁MV活动(与**软件空间和微信合作)

★为歌手新专辑开发强互动页面并推出有奖互动小游戏

★短视频解读专辑内每一首歌曲活动

★视频直播粉丝问答招待会

★为歌手粉丝订制专属EMOJI表情活动

★互动式MV(用户可以自主选择MV不同故事线和结局走向)

★限量试听和视频短片推介新专辑

★Slogan社群营销(为演出或专辑设计Slogan,歌迷拍摄含Slogan照片,并以#Slogan#在社区进行话题传播,最后汇总成一个视频)

★动态歌单,例如The Best Of Leslie(根据用户行为推荐经典或已故歌手歌单)

★线上大师课(为古典乐手拍摄小视频或者视频直播,教授音乐,回答提问)

★Your Final Time With XX(为即将解散的乐团或者推出歌坛的歌手搭建互动页面,自动生成歌手相关的数据,数据来源自用户在音乐APP播放歌手歌曲的行为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与其他用户比较,也可以分享到社交媒体。也可以带着CD或者纪念品参与话题互动)

★实时直播MV(视频直播MV,现场由多位演员在某特定地点直接演出)

★移动端与户外广告联动(热门话题互动直接投放到户外LED广告屏)

★慈善MV(与慈善组织合作,联合推广,歌曲和MV供网友自定价下载,收入捐给慈善机构)

★专辑或歌曲主题自驾游(与拍照App合作专属滤镜,设置话题,分享照片)

★歌词字谜游戏(把新歌的人声去掉,留下伴奏,歌词保留少量文字作为线索,歌迷通过猜字谜解锁整首歌)

★新歌翻唱大赛

★热门歌曲的歌词或精彩评论投放户外广告

★歌手专属聊天机器人,例如Jaybot(粉丝可以和Jaybot聊任何周杰伦的话题,如果答对问题,就可以获得新专辑独家内容、播放列表或巡演门票)

★一对一聊天号(公开一个歌手的**或者微信号,与粉丝一对一交流)

★Anti-Album活动(每月推出一首歌,每首歌都有个性化封面、歌词唱片、预告片,直接向粉丝发售)

★与时尚品牌合作推广歌手

★地图歌单(与地图合作,填入地址,推荐沿路歌单)

★音乐与游戏结合,号召粉丝制作上传歌曲与游戏视频结合的作品,进行比赛。

★音乐暴风活动(LBS技术的结合,根据一首歌曲在全国各地播放量显示风力,在风力最强处举办线下歌迷会)

★位置试听活动(Geo-fencing地理围栏技术的结合,设置虚拟地理边界,用户进入某一地理区域,音乐APP将弹出歌曲试听或者活动信息)

★寻找专辑新歌活动(AR技术的结合,用户像寻找口袋小精灵那样,用手机寻找藏在各处的新歌,登录音乐APP后解锁)

★九宫格VR专辑封面(VR技术的结合,将专辑封面做成VR九宫格,号召歌迷来玩)

⑷搭建粉丝社交社区,引导粉丝经济的需求。

⑸LBS功能。除了基于LBS设计活动之外,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功能也是年轻用户使用的热点功能——在身边寻找音乐同好。

⑹策划热点话题。除活动外,内容运营团队还应该具备策划和引导热门话题的能力。策划话题应考虑话题互动性和趣味性,门槛要低。同时在话题引导上,应遵循话题发布(艺人歌手账号发布)→话题冲突(段子手、大号和真实网友账号,增加互动量)→沉淀话题(新闻稿件发布至网媒、论坛、平媒等)的规范,形成有效的社交传播。

⑺年轻用户的“求异”需求。对各种小众音乐、原创音乐的培育和展示。

6. 体验战略——去除冗余,持续优化产品逻辑,追求极致简约、流畅的使用感受

建议不断优化音乐APP的用户体验感,去除冗余,持续优化产品逻辑,追求极致简约、流畅的使用感受。建议如下:

⑴增加首屏页面利用率,增加交互的二级导航栏,让用户减少点击次数。

⑵多采用页面内刷新,少页面跳转次数,保持流畅。

⑶首屏推荐页面要更符合年轻用户的需求,推荐丰富的、有趣的、有温度、有格调的各类话题、活动、歌曲、专辑、专栏和歌手相关内容。给用户留下清晰、丰富、专业的第一印象。

⑷梳理并精简产品结构逻辑,去除冗余项。

⑸对每一项功能持续优化,以放大镜的眼光去追求极致的体验感。以“自建歌单”为例,就可以提出如下修改建议:

①过多的点击次数。从首屏开始需点击我的→我的歌单→添加,共3次点击才能新建歌单。作为音乐分享的核心功能,建议在“我的”页面直接设置新建歌单入口。

②反转的歌单排序。新建歌单的过程中,用户一般都是按照心里的顺序从头至尾地添加歌曲,可是添加完毕后发现歌单展示的顺序是逆向——最后添加的歌曲排在第一首。建议改变歌单排列顺序。

③难找的按钮。歌单编辑完成后,用户想要新增歌曲,却很难找到添加歌曲的按钮。在歌单展示页内完全找不到。经过长达几分钟的摸索后,才发现添加歌曲按钮在页面右上方的三个小点内,对于用户来说,这通常是分享的按钮,对于歌单的添加歌曲、投稿等功能,不应该汇聚于此,应该放在更醒目位置。同样,对现有歌单的编辑功能隐藏在“详情”页面里面,很难找。

④缺失歌曲入选理由功能。用户编辑歌单,通常对于每一首歌曲都有个性化的入选理由,除了标题、封面、标签和介绍之外,应该在每一首歌曲之前都可以让用户写上入选理由或串联词,这样的歌单更有深度和质量。

⑤歌单展示页面欠缺美感。目前歌单展示的页面太过普通,很难激发挑剔的年轻用户的审美追求,建议学习优秀的App的版面设计风格和文字排版,提升歌单展示的美感,例如学习“好奇心日报”App。

7.联盟战略——异业联盟实现落地

建议跨行业缔结联盟,以异业联盟的形式拓展资源。

⑴音乐APP∙全国音乐电台联盟

①与全国省市级音乐电台缔结联盟,将音乐APP的流行趋势数据、榜单、明星PGC音频节目与电台宣传资源做资源互换,大大提升音乐APP在传统媒体影响力。

②可以设计各类音乐类落地活动,提供方案、艺人资源和执行支持,由各地电台负责落地执行,音乐APP的活动便可全国落地.

③每家电台提供1-2名音乐DJ参与社交和PGC内容生产,提升社交品质。

④形成音乐APP独家的新歌发布的全国电台平台。

⑤在策划组织大型音乐活动时,这些电台成为专业的支持力量。

⑥挖掘各地原创音乐人。

⑵音乐APP∙汽车联盟

与汽车厂商形成联盟,洽谈在车内智能终端上安装音乐APPApp事宜。

⑶音乐APP∙唱片公司联盟

与唱片公司形成联盟,将音乐APP各类热门话题、活动的策划案与歌手、专辑结合,形成合作,达到共赢,将音乐APP打造成唱片公司首选的综合性宣传平台。

⑷音乐APP∙演出公司联盟

与各地演出公司形成联盟,尽可能参与各地大型音乐演出项目,以资源互换的形式使音乐APP尽可能多地在各地有线下实体露出。

8. 价值战略——创新设计,挖掘可供转化的利润价值

在产品结构的层面进行创新设计,除了用户收费和音乐商城之外,将各类可供商业转化的内容、资源、产品进行分类梳理,创新设计,形成全新的产品营销清单,充分激活音乐APP的利润价值。

9. 产业战略——从音乐+到演唱会,打造全音乐产业链条

音乐APP应该做中国最大的、最主流的音乐平台,对于整个音乐产业链条都应涉及。

⑴音乐c+培育独立创作音乐人。结合电台联盟全国开花,回归寻找“好音乐”。

⑵开发音乐APP 系列演唱会产业产品:

★音乐APP live(小型Live演唱会或歌友会)

★音乐APP人文讲堂(中小型唱聊会)

★音乐APP现场(中型演唱会)

★音乐APP节(大型音乐节)

★音乐APP年度音乐盛典(大型颁奖礼)

⑶联合**视频,共同研发现象级音乐造星类节目。

⑷开设音乐APP唱片公司,将造星节目的签约歌手进行包装、发片、经济等多元产业发展。

⑸音乐APP文创公司。

10.融合战略——内容&推广&营销&产业,内部运营在人力与结构上的融通与协同。

转载请注明:好现场 » 当音乐FM遇上音乐APP—来自传统音乐电台对在线音乐平台的建议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